心理学院师资博士后李杨卓在心理学报期刊发文揭示: 互动反馈促进说服的作用机制: 双人近红外研究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8浏览次数:10


现实情境中的说服通常发生于人际交流的过程,除了传递说服性信息外,说服者还会从被说服者处获得反馈。然而,由于互动反馈过程的复杂性,说服过程中多种策略往往同时出现。何种策略在互动反馈说服中发挥关键作用?该过程中的人际神经同步性能否有效识别和追踪关键说服策略?20253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杨卓博士在《心理学报》发文解答了该问题。

研究发现,相较于无互动反馈条件, 互动反馈提高了说服结果和感知说服力, 并增强了说服者和被说服者在右侧额中、左侧颞顶的脑脑同步, 且该脑脑同步正向预测了说服结果。

更重要的是,通过视音频解码联合脑-脑同步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在说服策略使用上,相较于支持性说服策略,互动反馈中说服者更频繁地使用反驳性策略。神经活动上,反驳性策略下的脑脑同步显著高于支持性策略的脑脑同步, 且在该策略出现之后, 而非之前, 脑同步逐渐增强。该发现验证了反驳性策略是促进说服的关键策略, 且说服者左侧颞上回和被说服者右侧额中回的脑脑同步有效追踪和识别了该策略。本研究为成功说服的关键,即所谓“除了让对方知道你为什么是对的, 还要知道其自己为什么是错的”提供了神经层面的证据,对理解复杂且真实的人际说服过程提供了新视角。

李杨卓博士(师资博士后)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罗俊龙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李先春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张如倩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宋森森博士对本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4009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5批面上项目(2024M752072)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