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孔丽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发表题为 “Gut microbiome characteristics in individuals across different stages of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的综述与荟萃分析论文。
该研究系统回顾并整合了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包括高风险、首次发作与慢性阶段)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特征的研究进展,定性揭示了肠道菌群随疾病进展而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并量化了首发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图1)。研究进一步发现,乳杆菌属的异常在高风险个体阶段即已显现,并持续至疾病慢性阶段,提示其有望作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该发现为探索基于肠道菌群的早期干预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图1. Forest plots of the estimated relative abundance of genus-Bacteroidetes, genus-Bifidobacterium, and genus-Lactobacilli in FEP compared to HC. Notes: FEP, first episode psychosis; HC, healthy control.
孔丽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心理学院研究生王形松、陈冠霖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朱怡康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近五年平均影响因子为8.7。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项目号:8207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