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与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举行交流合作研讨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11-01浏览次数:90

为加强心理学研究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251025日,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师生与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发展与创新学院副院长何振声博士、香港伍少梅中学校长李建文先生、香港陈南昌夫人小学校长陈雪荺女士等嘉宾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创新实践与未来愿景。

会议伊始,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陈宁教授代表学院致以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并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以及教育理念。陈教授强调,心理学院始终秉承“厚德育心,求是明理”的院训,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心理学人才。他回顾了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展望了学院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方向的深厚积累。陈教授表示,此次与香港教育大学的交流,为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心理学与教育融合的多元路径提供了宝贵契机,期待为两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何振声博士以“创建型教师的研究与培养”为主题,分享了其在教师创建行为及教育领导力领域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创建型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实践者,更是学校改革的推动者,他们能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生态中主动识别机会、尝试新方法、整合资源,促进学生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何博士进一步阐述了“创建型领导”与“创建型教师”的概念框架,认为二者的互动能够形成学校创新的核心动力。他表达了希望与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开展跨领域合作的意愿,共同探索教育创新与神经科学结合的新路径。


李建文校长以“建设未来校园与学生幸福感”为题进行分享。他提出,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让学校成为充满爱与安全感的地方。李校长提出“未来校园—社区校园—幸福校园”的发展理念,倡导通过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与希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他强调,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也要引导家长与社会共同参与。学校应成为沟通与合作的桥梁,让学生在多元支持中成长。

伍国伟老师分享了伍少梅中学在跨学科教育与价值观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学校以STEAM教育(科学、科技、工程、艺术与数学)为核心,融入服务学习与社会责任教育,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的社会意义。他介绍了“梅记智能超市”“希耆项目”等案例,这些项目让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培养创新精神与关怀意识。


陈雪荺校长分享了学校“以爱、尊重与公平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她介绍了校本课程“Get Set Grow”的设计思路——将香港教育局提出的十二项核心价值与跨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科学、艺术等学科中多角度理解同一主题。陈校长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爱的传递与尊重的实践,学校将持续深化价值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融合,培养有品格、有担当的未来公民。


本次交流会内容丰富、观点多元,不仅展示了香港教育大学及中小学在教育创新领域的前沿实践,也为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师生提供了启发与借鉴。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教育心理学、教师发展与神经科学的跨界合作,共同探索教育创新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