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婷博士、陈宁教授团队论文 荣获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奖与《心理学报》高影响力论文奖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83


近日,心理学院陈宁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积极共同经历促进师生关系的机制:情感联结的中介作用》荣获上海市第十七届(2022–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科学术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同时该文还被评为《心理学报》2023–2024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在111日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大会开幕式上,《心理学报》主编傅小兰教授为获奖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儿童青少年的积极发展资源,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言“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大的教育力量”。然而,教育实践中师生人际疏离、共情鸿沟乃至关系冲突等问题仍屡见不鲜。揭示师生关系的影响机制是改善师生关系并发挥其育人价值的前提。该研究围绕教育互动中的情感机制,提出“积极共同经历”这一实践导向鲜明的创新性概念,在三个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同经历关系效应”理论。研究系统揭示了积极共同经历对师生关系稳定的促进作用,以及情感联结在其中促进关系提升的心理机制。成果为理解师生关系的建立、发展和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构建积极课堂与和谐教育关系提供了基于心理学证据的“关键一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教育实践意义。



论文作者包括心理学院博士生丁玉婷(第一作者)、实验员张畅老师(第二作者),刘伟教授与陈宁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团队成员还包括李冉冉、丁文宇、朱静等心理学院研究生。该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18FKS007)支持。


丁玉婷, 张畅,李冉冉, 丁文宇, 朱静, 刘伟, 陈宁. (2023). 积极共同经历促进师生关系的机制:情感联结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报, 55(5), 726–739